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重庆企业 > 正文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在行动

发布日期:2016/5/10 13:22:08 浏览:1807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核心提示

去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均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要求。值2016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之际,一起来看看我市高职院校做了哪些努力?几所典型学校的经验和做法。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基于“互联网 ”思维下的微课平台建设

4月25日,周一。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谭林,用手机登录学校的微课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谭林看到这一周自己需要完成的学习列表。

“平台很方便,用手机、平板等都可以随时登陆。”谭林说,在平台上,可以先通过老师的在线辅导学习,并加入讨论组讨论,完成训练包和过关项目测试等。

“教师则可以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检验学习情况,进行督学与辅导。”该校信息工程学院负责人乐明于介绍,这实际上有助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因材施教”。最后,学生在平台中通过单元能力测试,完成所学内容。

“通过在线学习,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随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案。”该校曹毅副校长介绍,这是学校基于微课在线学习平台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该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尝试的一个方面。“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提高核心课程在线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非常有益于推进改革教学模式。”

据了解,从2014年下半年始,该校要求每个国家及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每年建成两门微课在线资源课程(其余专业每年建成一门)。为提升团队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水平,学校于2014年建立了专门的微课和学习系统开发团队。2015年初,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团队完成了微课课程开发与微课学习平台建设的任务。

不仅如此,在微课内容制作方面,该校还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针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相关要求开发实训操作练习包,从而使教材的项目更适应社会要求,学生的实训练习更有针对性。

据悉,目前该校参与基于微课在线学习平台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学生共约100余个班级、4000多人,登录微课学习系统近120000人/次,合计130000小时。不仅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教师们的信息化教育技术也得到很大提升,在重庆市第一届高校微课大赛中获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在全国微课大赛重庆赛区的选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各1项。在全国微课大赛决赛中,李顺琴老师获一等奖。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立足慕课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视频摄影及远程控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集智慧教学、环境调节等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学生利用“互联网 数字课程资源”学习,教师通过线上、线下辅导,再通过线下考试认定学生成绩及学分……为适应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在全校率先尝试混合学习方式,先后建成9个智慧教室,并建立“Lotus9在线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创建混合式学习课程24门。

“慕课的大规模性、开放性、互动性,对课程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创新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校长聂强教授介绍,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学习”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更佳的学习效果。

因此,除了将传统多媒体教室改造升级为智慧教室,该校在课程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突破。其中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整体实践“混合学习”,有13门专业课程在线学习,累计学习人数达2900人次;计算机学院则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全校进行了慕课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该校还制定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课程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不仅购买了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及60余门在线课程,还对学校40门精品课程进行了在线开放课程改造;并预计3年总投入500万元,分三批重点建设30余门“慕课”课程。

“慕课平台使学校资源得到优化,专业布局更趋合理。”聂强表示,基于“慕课”平台的课程建设成效显著,通过调整,学校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专业大类为主,兼顾制造类、财经类等专业的现有专业布局。同时,“慕课”平台完善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拓展了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选修面。

截至目前,该校上百名教师参加了各类课程信息化建设培训,建成100多门在线开放课程及数字化课程资源。学校计算机学院、物联网学院、应用电子学院还承担了国家教学资源库《网络数据存储技术》、《检测与传感器应用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等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任务。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提升实训基地内涵促创新

整洁美观、布局合理……走进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汽车技术中心。只见汽车营销、汽车检测诊断、江铃汽车实训中心等功能室分类明确,犹如走进一个技术先进的企业,而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学校。

“作为全国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全国职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教学团队,学校已成功立项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学校。”该校江洪副院长表示,实训基地无疑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平台。

不仅车辆工程学院,在该校建筑环境工程学院,则依据建筑施工流程和材料检测工序,将实训基地优化为钢筋实训区、砌筑实训区、材料检测区、模型展示区等。墙壁四周的实训守则、操作规程、安全警示等,也无一不彰显出浓厚的职场文化氛围。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各高职院校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实训基地建设,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相对基地硬件建设的滞后。”该校教务处周进民处长表示,实训基地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紧扣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制定了实训基地内涵提升方案。

与大众、长安、力帆等知名企业联手,引入行业企业要求,建立真实的企业环境、创设实景教学氛围;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训设备标准体系……该校制定了“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提升制度”,采用项目驱动方式,来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此外,为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该校一直狠抓以创新内容为载体相关项目,仅2015年就试点立项了12个专业技能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利用已有实训基地,建立以学生为创新实践主体、协同参与的专业技能创新平台项目,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动的创新平台。

事实证明,依托实训基地的建设,激发了学生参与技能实践操作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专业技能。近4年累计,该校分获国家级大赛1等奖11项、2等奖17项、3等奖21项,市级大赛1等奖15项、2等奖19项、3等奖16项;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满意度达90.8,较往年提高了5.5。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实施专业动态调整对接产业需求

“进行宝玉石等级鉴定,除了用肉眼看,还可借助10倍放大镜观察宝玉石的色调、颜色分布特点、透明度、结构以及内含物等特征”。4月28日,应江津区政府邀请,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测学院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团队成员来到江津区几江街道,为市民介绍关于珠宝玉石等级鉴定的基本知识,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据了解,“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是重庆工程职院今年的新增专业。“一方面契合重庆发展高档饰品产业集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发挥学校多年来在资源勘查领域的专业优势,改变当前高档饰品产业以行业学徒制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档饰品产业的提档升级。”该校院长易俊介绍。由此,该校也成为目前我市唯一设置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高职院校。另外,该校今年新增的“职业卫生技术与管理”专业,也是目前我市高职院校唯一。

“新增专业的设置突出了产业需求的对接。”易俊介绍,在调研过程中,学校与市安监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发现目前市场上缺乏职业危害的工程防护人才,无法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在工业通风、矿山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加上产业需求,新增专业就应运而生。”

今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还新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这是契合我市打造‘机器人之都’的产业需求设立的。”易俊说,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2015年曾获工业机器人国家技能比赛三等奖;2016年获重庆市工业机器人技能比赛第一名。

“市场有需求,专业就须应势而动。”在易俊看来,这些新增专业都是学院依托长期办学积累的专业优势,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紧贴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调控的结果。

据了解,由于对专业实施动态调控,突出了产业对接需求,目前该校开设的专业覆盖了资源开发与测绘、机械制造、土建、电子信息等9个专业大类49个专业,形成了相对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目前,该校已建成国家级、市级重点专业15个。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5以上。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聚焦行业准入精准对接课堂

4月13日,下午2点40分,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实验楼506。该校2015级临床医学1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结束时,全班同学才发现——校长陈地龙不知什么时候坐在了教室后面。

不打招呼,随机进班听“推门课”——这是该校自去年6月开始实施的“听课制度”,学校领导班子6名成员分别深入76个班级,“暗访”听课121节考核课堂教学。

“医学生拿到毕业证,只是从医路上第一步。只有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才算拿到了行医通行证。”副校

[1] [2]  下一页

最新重庆企业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