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重庆资讯 > 正文

时隔七年再回归话剧《河街茶馆》用纯正方言演绎老重庆故事

发布日期:2024/3/26 9:45:35 浏览:16

来源时间为:2024-03-22

华龙网讯(记者陈发源)2010年首演,2017年复排,2024年再度复排,时隔七年,方言话剧《河街茶馆》又回来了。3月22日晚,由重庆市话剧院出品的方言话剧《河街茶馆》在抗建堂剧场重磅回归,吊脚楼、黄葛树、青石板路……一幅老重庆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记忆瞬间又回来了。

屡获佳绩一部方言话剧一段重庆往事

如果你问《河街茶馆》有何魅力,看过的观众都会这样回答:这是一部用纯正的重庆方言演绎的老重庆故事。

《河街茶馆》创作于2010年,由重庆籍剧作家隆学义担任编剧,文华导演奖得主、国家一级导演王向明执导,是重庆市话剧院经典剧目之一。

2010年至2017年,《河街茶馆》先后亮相第六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第七届中国广州艺术节等各类重要展演和专业赛事活动的舞台,并先后斩获“中国话剧金狮奖·新剧目奖”“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剧目奖”“第六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特别奖”等多个奖项。

其中,本次复排的领衔主演、重庆市话剧院副院长王弋自2010年起便参演此剧目,至今已有14年的时间,并凭借“幺姨妈”一角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奖项。

该剧时隔七年重回抗建堂剧场,复排首演阵容强大,由重庆市话剧院国家二级导演谢莹执导,重庆市话剧院副院长梁东华与重庆市话剧院优秀演员们共同组成强大的演出阵容,用重庆方言演绎这段重庆人的百姓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河街茶馆》还成功入选了《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入选名单》,将于4月24日、25日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演出。

豪华班底演绎老重庆各异的人物性格

“大伯我不能为你尽孝了,我尽忠去了,上前线,打日本,我把命舍了。”剧中水哥掷地有声的呐喊,反映出那个年代重庆人民舍身为国的英雄气概。

话剧《河街茶馆》以抗战时期重庆的河街茶馆为载体,折射平常百姓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讲述曾经的河街老故事。

全剧以重庆大轰炸为背景,巴渝文化为底蕴,着力描写茶馆老板娘——幺姨妈和常年出入过往的茶客们,虽然饱受轰炸痛苦,挣扎死亡边缘,备尝生活艰辛,仍然心存善良,不失乐观,大家面对民族兴亡,焕发出民族骨气和重庆精神。

该剧以独特的戏剧视角,表达了普通平民阶层在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世俗情态、百相人生,用百姓角度展现出更加生动的重庆剪影,表现了重庆人民“愈战愈强”、不屈不挠的人文品格。

《河街茶馆》像一张素描作品,通过其中各显身姿的“芸芸众生”,还原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底层平民的日常生活,展现他们在家国危难之时所面临的思考和选择。

全剧共有22个角色,每个角色拥有极具特色的方言名称和个性,他们演绎着老重庆人各异的性格,却都有着民族危难之时“顶天立地”的灵魂,多色的人物群像为其赋予了不一样的时代意义。

复排导演谢莹表示,复排的过程是全体剧组心怀敬畏不断追慕和创作的过程,感受更加丰富。

艺术创新地域与民俗特色交织相融

全新复排的话剧《河街茶馆》为观众带来了众多惊喜。

剧中使用360°旋转吊脚楼舞美,完美呈现了旧时重庆民居样式和城市风貌,茶馆内的对白更是反映那个年代的生活百态。

此外,全剧贯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川江号子和即将失传的巴渝曲艺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剧中使用全方言演绎,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引起人们对地域文化、延续民族文脉和复兴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注。

例如剧中选用的重庆民间清音《青杠奴》:“青杠叶呀皮牙子薄,青杠奴的心,细听奴家说,奴为情哥在吃药,听说是情哥你就来会我。”婉转唱来,将幺姨妈对恋人的牵挂展露无遗。又比如剧末主题曲《大地重光凯歌归》,系隆学义先生结合四川扬琴、四川清音为本剧专门创作。

演出后,观众纷纷表示被这部剧所打动,感受到了震撼和冲击——“两个小时的戏,真是一点儿不简单。”“看完后非常的感动,咱们全国人民都在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民族魂永远都在!”“虽是小人物的描写,但反映出小人物也有大的爱国情结。”

《河街茶馆》出品人、重庆市话剧院院长张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话剧《河街茶馆》不但让观众进一步洞察重庆人的独特个性和坚毅豁达的精神面貌,也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牢记历史,吾辈更当自强。

据悉,方言话剧《河街茶馆》自3月22日复排首演后,将开始驻场演出,于每周六及重点节假日与观众们见面,欢迎大家走进抗建堂,感受这段专属于重庆人的故事。

/3月22日晚,由重庆市话剧院出品的方言话剧《河街茶馆》在抗建堂剧场重磅回归,吊脚楼、黄葛树、青石板路……一幅老重庆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记忆瞬间又回来了。

最新重庆资讯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