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百姓生活 > 正文

九龙坡区困难群众朱先华:“社区是我家,干部是亲人”

发布日期:2016/5/14 10:53:35 浏览:561

九龙坡区困难群众朱先华:“社区是我家,干部是亲人”来源:重庆日报时间:2016-05-1303:30:48_记者:黄乔实习生赵旭婷_编辑:李平2016-05-1303:30:48.0九龙坡区困难群众朱先华:“社区是我家,干部是亲人”2123重庆重庆新闻

/baixing/UploadFiles_6952/201605/2016051410533234.jpg

重庆社区

朱先华在社区内打扫清洁。记者黄乔摄

发黄的窗帘低垂着,屋子里光线昏暗。家具陈旧,家用电器则多半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品。这里,便是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五龙庙社区困难群众朱先华的家。日前,记者专门来到这里探访。

走路有些蹒跚的朱先华,今年68岁。

“我正要去社区做清洁,我们一边走一边说嘛!”朱先华说着,引记者出了门。

家里失去顶梁柱

一路上,朱先华始终微笑着,即使是在提及早逝丈夫的时候。

她丈夫在十几年前就去世了。“1998年,他得了重病,没多久就去了。”朱先华说,老伴走后,留下她和有智力障碍的儿子胡兵相依为命。

之后,她在老伴以前工作的水泥厂里打临工过日子。但2003年,水泥厂垮了,母子俩一下断了收入来源。

所幸,在黄桷坪街道五龙庙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朱先华母子两人办了低保,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近年来社区一直关照我们,先是给我儿子安排了比较简单的夜巡队工作,后来又安排我在社区做清洁。”朱先华说。

2009年,61岁的朱先华在社区担保下,进了一家保洁公司,每月有1050元的稳定收入。“从那时起,我可以每个月存一两百块钱了。”朱先华说。

记者注意到,朱先华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袋子里有两个馒头,这是她当天的午餐。

自水泥厂倒闭后,朱先华就很节约,一年到头少有添置新衣服的时候。“不过我也有新衣服啊!过年过节,社区都会给我们送不少东西。”她指了指身上的衣服说,这件衣服就是社区不久前送的,质量还不错。

“社区就是我的家”

2013年,保洁公司嫌朱先华年龄大,把她辞退了。朱先华急得直跺脚。

再次陷入困境的朱先华第一时间想到了五龙庙社区居委会,急忙找到了社区书记李朝英,请她帮忙。

李朝英又开始为她的事忙碌起来,最后,安排朱婆婆在社区从事公厕保洁、文明劝导和网格信息员三个公益岗位工作。

“朱婆婆一直是我们社区的重点帮扶对象。”李朝英说。

从那时起,朱先华便在每天早晚高峰担任文明劝导员,早高峰结束后从事社区公厕保洁工作,中午或晚上则当起网格员,到自己负责的网格走访流动人口。

“每天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很充实!目前,我和儿子胡兵一个月能有3200多块收入!”朱先华笑着说。

已经45岁的胡兵,由于智力障碍问题至今没能结婚。“我想趁自己还能劳动,为他多攒点钱。”说到儿子,一直面带微笑的朱先华眼眶红了,声音哽咽起来。

“朱婆婆莫哭,还有我们呢!”李朝英赶紧递过纸巾,拍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谢谢!我晓得,你们一直当我是一家人。”擦去眼角的泪,朱先华向记者说起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朱先华有事给李朝英打电话。电话没有打通,她便把手机放在社区的办公桌上,自己出门做清洁去了。

“没多久我看到手机上有未接电话,是朱婆婆打来的,赶紧回拨过去却一直没人接,十分担心。”李朝英在一旁说,她害怕朱先华出什么意外,赶紧从外头赶回来,一边赶路一边继续打电话。

还好,到社区没多久李朝英就发现朱先华正在扫地,这才松了口气。

“这手机也是他们给我配的,说有什么急事时方便联系。社区就是我的家,社区干部就是我的亲人。”朱先华感叹。

《九龙坡区困难群众朱先华:“社区是我家,干部是亲人”》相关参考资料:
困难群众、干部群众、县领导慰问困难群众、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荆门 困难群众、城乡困难群众补助、北碚 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