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重庆资讯 > 正文

文史丨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放孔明灯可以实现愿望?

发布日期:2024/3/1 10:06:24 浏览:40

来源时间为:2024-02-24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千年以来的主要庆祝形式都以通宵赏灯游玩为主,因此也有“灯节”之称,火树银花,灯烛千万,足与明月争辉。

元宵节不仅是古代的狂欢节,还是情人节,留下了许多旖旎的故事。在近年来的古装影视剧里展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场景时,常有恋人在元宵节放“孔明灯”祈愿的场景。先将心愿写在灯笼外层纸上,再将里面的灯捻点燃,灯笼很快从他们的手中飘然直上,随风闪烁,在深邃夜空的映衬下,化作高空中的点点星光,显得格外唯美浪漫。

重庆信鸽信息网放飞孔明灯,寄托着美好的愿望。来源/电视剧《苍兰诀》截图

这令许多人以为,民间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放孔明灯许愿的习俗。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现代的“新民俗”反作用于剧本的效果。孔明灯虽然早已有之,并且在许多地方也确实有元宵节燃放孔明灯祈福的习俗,但在过去,主要是大规模集体燃放,一个人或是两三人放小型孔明灯许愿并不多见,其实,古籍里也很少有以它祈福的记载。

重庆信鸽信息网漫天的孔明灯,非常美丽。来源/电视剧《林深见鹿》截图

孔明灯的作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而在现今,在孔明灯流行的同时,存在的消防隐患也令它备受关注。究竟在过元宵节时,该不该燃放孔明灯许愿呢?

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吗?

关于孔明灯的由来,民间传说里最常见的解释往往和三国时蜀汉名臣诸葛亮有关,难道诸葛亮是用孔明灯许愿“兴复汉室”吗?答案是否定的(但也不排除以后会在新编民间故事里占据一席之地)。

较为普遍的说法是,长圆形的灯笼与诸葛亮戴的“纶巾”有相似之处,因此得名。另外的说法就有较强的故事性了,以诸葛亮发明孔明灯,并在战争里充分发挥其重要性为主。相关传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灯求救说”:相传诸葛亮遭司马懿围困,为传递求援信息,诸葛亮制出这种能够高飞的灯笼,将密信写在上面,夜观天象后根据有利风向将孔明灯点燃放飞,成功等到援军。实际上,孔明灯燃烧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飞行距离有限,容易受到外界风力干扰,基本起不到信鸽的效果。

还有“以灯诈敌说”:同样是以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为背景,诸葛亮命军士制作上千盏孔明灯同时放飞,正当司马懿军队对忽然出现的漫天灯光莫名其妙时,蜀兵高呼:“诸葛丞相神通广大,此乃天灯,供丞相乘坐升空!”在司马懿率军向灯光飘落的方向追赶时,蜀军趁机突围脱困。

尽管相对于放孔明灯向后方精准求救,以孔明灯诈敌的可行性要更高一些,但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要制作出孔明灯并不容易,因此孔明灯由诸葛亮发明的可能性很小。

这还要从孔明灯的制作原理说起。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现象,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升空”实验:在空鸡蛋壳内部点燃艾绒,借助外界风力,蛋壳就能飞起来。然而,现代人却未能成功复制这一实验,或许和古人吃的鸡蛋更小、壳更薄有关。

根据近代以来各地流传的孔明灯制作传统工艺记述,可以得知旧式孔明灯的主体材料由质轻的竹篾和薄纸组成,在底部支架固定一块可燃物,燃烧后,灯内形成一个半封闭空间,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密度降低,和灯外的冷空气出现密度差,助力灯体上升,直到燃料耗尽后落下。原理看似简单,但在材料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制灯的难度并不小。古人无法精确计算燃料功率和空气加热体积、孔明灯自身重量的关系,只能根据经验来控制材料用量,比制作普通灯笼的难度要大。如果太重,灯飞不起来,太轻的话在空中又不能稳定飘浮。

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最大的难题是材料问题。虽然纸在汉代已经出现,但数量还不够多,使用范围也不如后世那么广泛,直到西晋时期仍有简牍出土,也从侧面说明纸张全面替代竹简是个较长的过程。当时的造纸工艺尚在初期阶段,纸的材质既粗糙,也不够轻薄柔软,难以胜任孔明灯的制作需要。如果用丝织品代替薄纸,成本又过于高昂。

另一方面,燃料也是制约孔明灯成功升空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孔明灯使用的主要是混合了煤油和乙醇等易燃物的燃料块,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孔明灯一般用浸满植物油的棉花或布条、粗纸,固定在灯的底部做燃料,有时也用蜡烛头。在三国时期,已经开始使用蜂蜡制作的蜡烛,但蜂蜡的熔点很低,必须放在金属烛管中才能正常燃烧,不然未烧完就已经融化成一滩蜡泪。如果将这种带管蜡烛放在孔明灯里,必然会超重。用油脂助燃,同样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三国时代的灯油以动物油为主,在凝固的油里面插一根硬质的麻秸或竹条制的灯芯,点燃后照明,二者都会增加孔明灯的重量。由于从芝麻、乌桕等植物种子里榨油的技术还不够高,出油率太低,液体植物油还很少见,唐宋之后,榨油技术全面提升,常用的灯油材质才得以更换。

基于以上各种情况,孔明灯的出现时间在历史上不会太早,很可能在唐代以后。既然孔明灯很难认定是三国时发明的,人们为什么要以诸葛孔明来命名呢?一方面,这与民间对诸葛亮的爱戴、崇拜有关,愿意将孔明灯无翅而飞的秘密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就涉及到孔明灯在历史中所起到的真实作用。

作为信号的孔明灯,原本和许愿无关

在福建西部的民间传说里,五代时有一位叫莘七娘的女子,博学多识,随夫出征闽地,因南方山区多雾,军队之间联络不便,莘七娘用竹篾和纸做成特制的球形灯,在底座放上易燃的松脂,凭借点燃后升空的灯光帮助队伍之间联络,立下功劳。莘七娘后来在福建明溪县病逝,百姓建庙祭祀,尊为“惠利夫人”,俗称“夫人嬷”,至今香火鼎盛,并流传着夫人施药避瘟疫、显灵护佑明溪等一系列故事。当地县志记载,抗元名将文天祥途经明溪时,题诗“男儿若不平妖虏,惭愧明溪莘七娘”,尽管《文天祥全集》里未见此诗,也体现出百姓对莘七娘的爱戴之情。

莘七娘的故事虽不见正史有载,但侧面说明了孔明灯最早用于军事活动的可能性较大。古代两军作战时,夜间基本只能依靠天然光源,凭借热空气升空的纸灯是较为明显的发光载体,便于在较远处捕捉到信号。如果燃放大量的孔明灯,可能也会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或是用不同数量的孔明灯传播情报。因为诸葛亮用兵如神,这种灯的来历就被附会在他的身上。在战事频发的动荡年代,这一方法从军中传播到民间,并逐渐广泛流传,但早期的作用仍以传递信息为主。

在四川、海南、广西等地有燃放孔明灯传统的地方,过去也很少见个人燃放的小型灯,而是举全村之力制作大型灯,或是以家族为单位专门燃放,旨在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实际上,大型孔明灯因为容纳的空气量大,比小型的更容易放飞。四川邛崃平乐镇自清代起,就固定在年节庆典时集中燃放孔明灯,一般放12盏或24盏,当地制灯的老字号解释:“12盏对应一年十二个月,24盏对应二十四节气”,至少也要同时放8盏,寓意“发财”。在海南文昌、琼海等地,孔明灯又叫“文灯”“天灯”,谐音“添丁”,通常是多人共同制作、合力放飞,2014年,琼海万泉镇60多人用一周时间制作了一座巨型天灯,由62个直径2-4米的孔明灯并联组成,形如火箭底座,因缺乏平衡,随风飘移300多米后坠毁。在广东连山,放孔明灯还是一项民族体育活动,壮族群众称之为“追天灯”,将孔明灯放出后,青年们向着飘落的方向争先恐后地奔跑,以先捡到者为好运。其他人敲锣打鼓,庆祝“追天灯”凯旋。

凡此种种,都体现出放孔明灯很可能曾经用来传递信号,后来变身为节庆时的集体狂欢,许愿祈福的色彩并不浓厚。

孔明灯是怎么变成许愿工具的?

综观各地,以孔明灯祈愿的风俗大约在20世纪末才逐渐定型,工业化批量生产让孔明灯的制造、售卖更为方便,泰国清迈等地还将燃放孔明灯作为旅游宣传的重要卖点,在社会范围强化了孔明灯可以用来许愿的意象。

为什么是孔明灯,而不是其他的灯来承载人们许下的愿望呢?这和它飘入高空的特点有关。仰视可以强化对未知空间的神秘感和敬畏感,对很多现代人来说,日常生活与信仰相距甚远,也少有仰望星空的时候,在放飞孔明灯、视线追踪冉冉升起的灯光时,高远的夜空增强了这幅画面的神秘感,确实会有“心愿上达天听”的感觉。

重庆信鸽信息网孔明灯交映出美丽的画面。来源/电影《魔发奇缘》截图

另外,燃放孔明灯也具备一定的娱乐色彩,深受年轻人欢迎。这一活动最早在校园内流行,一些地方的大学城还曾有集体放孔明灯的“新民俗”,在年龄接近的群体里,相关传说很容易通过网络、口头流传而普及开来,正如平安夜送苹果一样,孔明灯象征许愿的意义就更为强化。

那么,为什么用孔明灯许愿,而不是同样能飞起来的氢气球、无人机呢?这或许来自“火”的神秘意义。上古时期,各民族都有“燔祭”仪式,通过燃烧祭品表达对神明的敬拜、祈求,后来转为焚香、燃灯等方式,古代笔记里,还有在城隍庙点燃诉状来向神明“起诉”的故事,燃放孔明灯相当于是这一形式的变形。而古人日常到专门的场所焚香祈神已经足够普遍,孔明灯对他们来说反而显得不够严肃。

古代都市为何罕见孔明灯?

元宵节燃灯原本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在汉朝宫廷即有正月通宵燃灯祭天神的仪式,“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唐代将燃灯与祈福迎祥的关联更为紧密,认为正月十五日是天官、地官、水官下降之日,要用灯火、鼓乐迎神。

古籍的记述里,各式各样的灯可谓争奇斗艳,大有大的壮观,小有小的精巧。如《武林旧事》中记载,宋时有五色珠子编缀成的“珠子灯”,甚至能编织成“龙船、凤辇、楼台故事”等复杂造型;有雕刻精巧如皮影戏一般的“羊皮灯”,还有旋转如飞的“走马灯”,明代《西湖游览志余》罗列的更加丰富,灯笼居然能制成栩栩如生的人物、花草、动物图案,材质包含了玻璃、云母、水晶、料丝:“其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之属;花草则有栀子、葡萄、杨梅、柿橘之属

[1] [2]  下一页

最新重庆资讯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