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重庆资讯 > 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1/3/21 0:38:57 浏览:1234

程等项目,开工建设主城港区黄磏作业区一期工程等项目,强化港口统筹经营,加强分工协作,建设集约高效、协调联动的现代化港口集群。(牵头部门: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

提升国家级铁路枢纽能力。推动站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重庆东站建设和重庆北站南场改造,启动重庆站改造,积极推动科学城站等铁路枢纽前期工作。加快实施鱼嘴铁路物流枢纽改扩建工程,推进渝新欧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增强重庆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能力。(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市住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管委会)

完善枢纽集疏运通道。建成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推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果园港区、公路物流基地等中心城区物流枢纽高效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涪陵龙头、万州新田、江津珞璜等重点港口集疏运铁路,完善产业园区至主要交通枢纽节点的集疏运铁路货运通道。加快推动万州新田港作业区至G69银百高速盐井互通连接线等公路集疏运通道建设,进一步畅通枢纽对外连接通道。(牵头部门:市交通局、有关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政府)

3.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信息平台和运营机制建设。

加快建设重庆市物流信息平台,围绕水运、公路、铁路、航空和各类物流园区打造5个功能性平台,支持围绕物流业发展服务的各类商业平台与重庆市物流信息平台对接,形成“1 5 N”物流信息平台体系。重点推进两江新区、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巴南公路物流基地等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各运输方式物流信息资源,推动企业在多式联运方面实现“一次委托、全程服务、门到门交接”。完善沿线跨区域运营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沿线地区共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搭建通道管理运营平台,共同强化经贸互动、信息互通和通关一体化。(牵头部门:市政府口岸物流办)

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

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通、促进两翼协同,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加速构建“轨道多层次、高速多通道、航道千吨级”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全力打造4个“1小时交通圈”,基本实现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治理体系3个“一体化”,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总牵头部门:市交通局)

1.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

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渝昆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项目,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积极谋划重庆至乐山、重庆至广安等城际铁路,构建以高铁、城际铁路为核心的高效率城际客运网。加快建设市域(郊)铁路(城轨快线)璧铜线、江跳线、渝合铁路以及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5号线一期南段等项目,开工建设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段、6号线重庆东站延伸段等项目,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强化各种交通方式间有效衔接、贯通运营,实现安检互信、便捷换乘。(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有关区县政府)

完善双城经济圈公路体系。建成合川至安岳、大足至内江等川渝毗邻地区高速公路通道,加快建设铜梁至安岳、江津至泸州北线、梁平至开江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垫江至大竹等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升级改造一批普通国省道,继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牵头部门:市交通局)

推动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建设。健全以长江干线为主通道、重要支流为骨架的航道网络,加快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提速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渠江等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建设嘉陵江利泽、乌江白马、涪江双江等航电枢纽;推进涪江航道整治以及安居、渭沱等船闸通航设施升级改造,提升支流航道通过能力和水路运输贡献率。整合长江港口岸线资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港口差异化布局。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加强港口分工协作,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港口群。打造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港航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水水中转,强化果园港区枢纽和集并功能。加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合作,推进港口企业加强合资合作,促进区域港口码头管理运营一体化。推动乐山、宜宾等地区水上客运与重庆联动协同发展。推进长江上游航运发展智库建设,强化船东互助保险及航运担保等金融服务,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牵头部门: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

2.推动运输服务一体化。

开行公交化列车。依托成渝高铁、渝遂铁路等干线铁路富余能力,开行重庆至成渝城市群公交化列车,推动形成铁路公交网。(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推动交通运输一体化运营。推广公共交通“一卡通”服务和二维码“一码畅行”,积极探索成渝地区公路联网售票系统和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开行渝北茨竹至广安邻水、永川朱沱至泸州云锦等毗邻地区城际公交。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打通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的节点,建立绿色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制定出台城际公交开行的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等,形成系列政策成果。(牵头部门:市交通局、有关区县政府)

创新发展农村交通。支持现有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积极推广农村客运片区化经营模式或开通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全力推进区县货运物流园区和乡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站建设,加快构建畅通便捷、经济高效、便民利民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平台,提升农村地区综合运输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农村客运、物流、电商、邮政、快递等一体化集成。(牵头部门:市交通局)

3.推动交通治理体系一体化。

构建一体化协同机制。建立跨区域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信息动态交换机制以及路政与运政许可协同机制,推动信息资源、指挥调度、执法管理、运营管理一体化。(牵头部门: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

打造跨区域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加快推进公路、水路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布局一批安全高效、功能完善的公路水路应急救援基地和综合服务区,建立水上搜救中心和交界水域汛期联动机制。(牵头部门:市交通局、市应急局、重庆海事局)

推动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依托重庆市物流信息平台、交通电子口岸平台,开放数据接口,建立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数据交换机制,推动口岸运输一站式协同服务。(牵头部门:市政府口岸物流办)

三)推动重庆东站站城一体化发展。

立足站城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推动交通枢纽和集疏运网络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全面实现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使交通枢纽成为资源要素高效流转的载体,设施网络与一体服务衔接的纽带、交通运输与新兴业态融合的平台,实现枢纽与城市功能高效融合。(总牵头部门:市住房城乡建委)

1.推动站城一体化发展。

借鉴沙坪坝站TOD项目设计理念和建设经验,以重庆东站为核心,统筹周边区域发展,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积极推行TOD发展模式,推动一体化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积极推动重庆站、万州北站等一批高铁枢纽应用站城一体化规划建设,实现枢纽与城市功能融合,提高土地资源和空间利用效率。(牵头部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发展改革委)

2.打造一流高铁枢纽。

加快推动重庆东站枢纽建设。统一设计、统一建设车站站房和配套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枢纽内部公交站场、长途客运站、出租车站场、社会车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布局,强化重庆东站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间设施衔接,完善内部交通引导标志标识,打造立体化分层衔接体系,实现无缝换乘、安检互认。(牵头部门: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完善重庆东站集疏运体系。优化配套城市轨道、城市道路等集疏运体系布局,开工建设轨道交通6号线重庆东站延伸段、27号线、24号线一期,开工建设开成路、兴塘路拓宽及东延伸段、东侧集散通道等骨架道路,枢纽高架循环道、地面次支路网系统。(牵头部门: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3.探索多主体协同建设管理机制。

加强“路、地”协调,创新建设管理、投融资模式,积极探索铁路、公交枢纽、长途客运站、轨道交通、市政道路等多主体一体化协同建设管理机制,确保城市配套交通设施与铁路站场同步高效投入和运营。(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

四)推动山水城市交旅融合发展。

立足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构建“大循环”,畅通“微循环”,建设“慢行道”,推动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完善旅游交通网络设施,创新旅游交通产品,提升服务品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构建全市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实现交通旅游设施更具品质、产品更显特色、服务更加优质。(总牵头部门:市文化旅游委、市交通局)

1.打造立体畅联的交通旅游设施。

建设“两江四岸”高品质旅游码头。加快推进朝天门、磁器口等高品质旅游码头提质升级,打造朝天门游客集散中心,开工建设寸滩邮轮母港。以长嘉汇大景区等“两江四岸”核心区为重点,完善水上航线停靠点布局,制定码头及配套设施美化修缮标准,打造长江上游山水旅游文化。(牵头部门:市交通局、市住房城乡建委、有关区县政府)

打造中心城区山城特色旅游交通网络。统筹多种特色交通方式,开行南滨路、长滨路中运量交通系统,加快推动中心城区“两江四岸”城市轨道、滨江步道、滨江骑行道、朝天门和千厮门等跨江大桥垂直升降梯建设,恢复望龙门缆车,新建南山索道,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牵头部门:市住房城乡建委)

提升乡村旅游公路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城景通、景景通及旅游环线公路等普通干线公路项目提档升级,实现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通二级公路、3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通双车道公路。实施乡镇通三级、行政村通双车道、村民小组通畅三大工程,结合当地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建设一批集公厕、停车场、观景平台和农产品直卖场于一体的多功能乡村驿站。(牵头部门:市交通局)

2.创新山水特色旅游交通产品。

大力发展水上旅游。打造集日常通勤、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高品质水上旅游交通体系,开行朝天门至九龙坡、磁器口、广阳岛等水上巴士航线,推动沿线景点“串珠成链”。升级“两江游”产品,精心打造高品质知名旅游品牌。充分挖掘山城航运文化底蕴,加强航运历史文化和沿线人文景观的综合保护与开发。深度挖掘和开发山城旅游和文化资源,推出重庆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长江全域游轮产品。全面推行水路客运联网售票,开展旅客实名制登船,更加便捷安全服务群众出游。(牵头部门:市交通局、市文化旅游委)

大力发展山城特色旅游。以中心城区“两江四岸”为核心,打好“山城”牌、“人文”牌,对核心区内的特色文化资源点、自然资源点等进行梳理串联,形成以轨道交通、旅游巴士、水上巴士、过江索道、山城步道为主体的环游体系。(牵头部门: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文化旅游委)

3.提升交旅融合服务品质。

大力推动交通、旅游服务数据跨部门共享、融合、开放和综合利用,建设交旅融合信息平台,提升交通、旅游等跨部门协调联动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交通旅游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以全市汽车客运站为依托,建设中心城区市级中心、区县分中心、乡镇及旅游景区集散点三级旅游集散体系。开通至景区景点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打造运游融合示范工程,构建“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牵头部门:市交通局、市文化旅游委)

五)推动内河水运集约绿色发展。

紧扣“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新重庆资讯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