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重庆旅游 > 正文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为什么会在重庆

发布日期:2019/12/15 18:13:39 浏览:294

来源时间为:2019-03-31

三月二十九日,来渝访问的韩国总理李洛渊和唐良智市长参观重庆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旧址。记者熊明摄

3月1日,经过一年的修复布展,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的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一个设在中国长达27年、坚持反日复国独立运动的临时政府,于1919年在上海成立,1940年到达重庆市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要员回到朝鲜半岛。

3月29日,重庆日报记者在韩国忠清南道天安市的独立纪念馆里,看到陈列在里面的一张重庆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建筑正是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重庆,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办公地。在不少韩国人看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也是“韩国独立运动旧址”。

救亡图存——特殊的抗日政府

在重庆渝中区高楼林立的七星岗,从渝海大厦旁边的一条小巷前行约100米便是莲花池38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所在地。

这是一处由5栋单独的小楼组成的建筑群,青瓦灰砖,两排建筑顺着中间的石梯往上延伸。虽然年代久远,但仍不失庄严。大门的门楣上用韩文、繁体中文和英文分别写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几个大字。

来自渝中区文管所的资料显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共有房间38间,总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如今,陈列馆免费对外开放。

“每年都有很多韩国游客前来参观,他们都会在金九先生的塑像前鞠躬致敬。”陈列馆的工作人员说。

跨进大门,左手边是1号楼,原为庶务局、警卫队、文化部、军务部、宣传部办公室,如今被辟为展览厅。右手边为2号楼,分上下两层。一楼是临时议政院会议室兼临时政府食堂,二楼是外务部、外务部部长、次长办公室。3号楼三楼则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的办公室和国务委员会议室。

这是一座研究、展示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史的专题型陈列馆。1992年8月,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被命名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8月,重庆市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复原后,辟为陈列馆对外开放;2000年对旧址再次进行了全面维修。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为什么会在重庆?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介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朝鲜半岛被日本侵略、吞并后成立的一个临时政府,被称为“朝鲜半岛独立运动的圣殿”,其在中国坚持了长达27年的反日复国独立运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39年西迁重庆,直到1945年返回韩国。在重庆的6年也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开展民族独立运动最重要、最活跃的6年。

1910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将“庚戌国耻”强加给旧韩国政府,朝鲜半岛从此开始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爆发了“三一”独立运动。“三一”运动失败后,韩国的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在苏联的海参崴、中国的上海以及朝鲜半岛的汉城(今首尔),成立了类似政府的组织。1919年9月,三个组织在上海法租界合并成“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政府的帮助和支援下,从上海、杭州、长沙等地一路西迁,于1939年抵达重庆,1940年到达重庆市区,先后在石板街、杨柳街、吴师爷巷办公。最后,由国民政府出面并出资安置于重庆市莲花池38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金九等均办公并居住于此。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要官员分批回国。

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旧址就在解放碑

李子坝嘉陵新村18—1号,有一幢六层高的小楼,这里是嘉陵宾馆的原址。

昔日的嘉陵宾馆三楼一底,木制楼梯,宽敞的房间,绕屋的回廊,壁炉烟囱,洋瓦屋顶。1940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光复军在此举行总司令部的成立典礼。

这段历史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内得到印证。其展厅内有一张纪念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成立典礼的照片,照片拍摄时间为1940年9月17日。据介绍,当时的韩国光复军由李青天将军出任总司令,李范奭出任参谋长。

“据史料记载,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渝中区邹容路37号,就在如今的解放碑海逸酒店斜对面,以前味苑餐厅的位置。照片显示,中国各界特别是当时中国政界的许多要人都参加了这个仪式,这不仅表明他们对朝鲜半岛独立运动的声援,而且也成为中韩两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最好见证。”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解说人员说。

据了解,当时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在重庆市区内的旧址遗存有好几处,除了莲花池38号外,还包括附近的吴师爷巷(现和平路)、石板街(原市公安局内)、土桥韩人村、杨柳街(现五一路一带)、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旧址等。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开展民族独立运动的6年时间,曾得到了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1945年11月5日,为感谢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金九在回国前发表了《致中华民国朝野人士告别书》,称“抗战八年来,敝国临时政府随国府迁渝,举凡借拨政舍,供应军备,以及维持侨民生活,均荷于经济百度艰窘之秋,慨为河润。”

綦江沱湾是第二故乡

在綦江城区有一个叫沱湾的地方。沱湾有一条街叫上升街,街上有一幢不起眼的青砖小瓦房,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抗战期间也曾迁居于此。这里,也是中韩两国人民共同抗敌,结下深厚友谊的历史见证。

时间回到1939年3月的一个下午,沱湾响起一阵汽车喇叭声,6辆军用卡车停靠在临江街禹王庙前。车上跳下来一群男女,尽管他们看上去有些疲惫,面色黝黑,但却精神振奋,秩序井然。他们便是从柳州迁移到重庆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及韩国国民党、韩国独立党、朝鲜革命党干部及家属,约有100余人。

“1939年3月至1940年9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驻在綦江沱湾一带。在此期间,他们完成了两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原副馆长李鲜子介绍,其一,实现了各爱国团体和党派的联合统一,成立了韩国独立党,其为韩国临时政府的执政党,这为后来在华韩国各抗日团体的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二,召开了临时议政院31届议会,增补议员,改组政府,增强了临时政府的战斗力、凝聚力,使临时政府成为领导韩国爱国同胞坚持抗日复国运动的最高指挥部。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綦江当地也给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许多帮助。”重庆工商大学文学新闻学院退休教授傅德岷介绍,韩国临时政府刚到綦江时,人生地不熟,经费不足,加之市场米价上涨,时任县长李白英特批“饬通惠乡协助采购”。担心韩国友人语言不通,人手不够,还特命警察署派人协助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到通惠乡采购平价米。此外,当时四川省政府也特批韩侨子弟在綦江小学插班上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1990年6月,曾跟随父亲一路西迁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员家属赵仁济再次来到綦江,在当时綦江博物馆馆长曾芳煜的陪同下,参观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居遗址。

1993年12月,赵仁济先生和他的堂兄赵德济、赵邦济再次来到綦江,并迁移祖坟。韩国朋友热泪盈眶,用中国话高呼:“綦江,我可爱的第二故乡!”

最新重庆旅游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