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重庆旅游 > 正文

新版《鸟瞰新重庆》大揭秘

发布日期:2016/9/24 9:17:23 浏览:2348

还记得那部展现大重庆之美,赢得无数观众赞扬的《鸟瞰新重庆》吗?

2016年版《鸟瞰新重庆》拍摄完成啦!其实从1999年开始,不同版本的《鸟瞰新重庆》就让“重庆人看了自豪,外地人看了称羡,外国人看了惊叹。”以下其中几个版本,一起先来来看看吧!

2001年版本《鸟瞰新重庆》

2001年版本的《鸟瞰新重庆》,片头的大金鹰令人过目难忘!

正片开始第一个镜头给了渝中半岛,晨曦中的重庆城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鸟瞰新重庆

2001年,那个时候的解放碑已经高楼林立,给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即视感。

鸟瞰新重庆

临江门,2001年的渝中半岛是宣传重庆城市建设最好的窗口。

鸟瞰新重庆

重庆人民大礼堂在《鸟瞰新重庆》的各个版本中多次出现,这个角度的人民大礼堂已经成为该片历史上最经典的镜头之一。

鸟瞰新重庆

2001年的《鸟瞰新重庆》航拍了大田湾体育场。

鸟瞰新重庆

十五前,“物业”和“小区”还是相对新鲜的概念,重庆不少人已经住上了新建的商品房小区。

鸟瞰新重庆

彩电中心,重庆的经典地标之一。

鸟瞰新重庆

牛角沱,这里曾是重庆最早的立交。

鸟瞰新重庆

2005年版本《鸟瞰新重庆》

2005年版《鸟瞰新重庆》播出后,重庆人很自豪,自己居住的城市这样美;中国人看了感叹,直辖后的重庆发展这样快;外国人看了惊讶,中国西部居然有如此气势磅礴的山水城市!

鸟瞰新重庆

2005年版本的《鸟瞰新重庆》,镜头中首次出现了轨道交通2号线的身影。

鸟瞰新重庆

顷刻间,定格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鸟瞰新重庆

刚刚落成不久的奥体中心,周边还是成片的农田。

鸟瞰新重庆

2005年航拍镜头里的湖广会馆

鸟瞰新重庆

2005年的南滨路,已经颇具气象。

2008年版本《鸟瞰新重庆》

鸟瞰新重庆

2008年,重庆电视台第六次拍摄《鸟瞰新重庆》,首次采用央视在奥运会用上的高清拍摄设备,大量镜头采用飞行特技拍摄完成。

鸟瞰新重庆

2008年,重庆中央商务区,从直升机的镜头俯视下去,昔日的地标性建筑解放碑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找到,是否感觉到了曼哈顿?

鸟瞰新重庆

在2008年版本的《鸟瞰新重庆》中,重庆新的地标建筑重庆北站、龙头寺汽车客运站等首次出现在电视镜头中。

鸟瞰新重庆

2008年的大学城。

鸟瞰新重庆

2008年还在建设中的重庆大剧院、朝天门大桥,现在这些地方都已经成为重庆的“新地标”。

鸟瞰新重庆

2008版的《鸟瞰新重庆》增添了许多旅游元素,瓷器口、洋人街等休闲娱乐场所首次通过航拍的角度向世人呈现。

鸟瞰新重庆

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等重庆公立医院也集体亮相。

鸟瞰新重庆

2008年《鸟瞰新重庆》中的九龙坡区,镜头远处是奥体中心。

2011年版本《鸟瞰新重庆》

历届的“鸟瞰新重庆”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画面当首推朝天门、大礼堂以及两江交汇,而2011版的“鸟瞰新重庆”选取了历届从未出现过的画面,旨在展示更多样化的重庆,因此没有延续传统,朝天门、两江交汇等经典画面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农村、大学城、公租房、城市交通等新地标,观看这一版的《鸟瞰新重庆》,给人的感觉是城市建筑更加立体,整体规划更加科学。

鸟瞰新重庆

照母山下,中国西部首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正在迅速崛起。

鸟瞰新重庆

重庆成片的公租房小区成为2011版《鸟瞰新重庆》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

鸟瞰新重庆

南滨路金光灿灿的喜来登酒店首次进入2011版《鸟瞰新重庆》,每一个到过南滨路的人,都会对这座黄金“双子塔”印象深刻。

鸟瞰新重庆

重庆的轨道交通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纵横交错的各种交通道路、单轨车道上的“轻轨”、朦胧的远山、几十米的高架桥下悄然流动的江水,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给人以大片的画面感。

鸟瞰新重庆

南岸区海峡路。

鸟瞰新重庆

北碚新区新南路。

鸟瞰新重庆

九龙坡杨家坪步行街、观音桥北城天街等繁华商圈亦让人过目难忘。

9月11日,随着直升机的平稳降落,2016最新版《鸟瞰新重庆》的拍摄工作圆满完成。此次航拍自2015年7月19日开机以来,跨越2年,实际拍摄107天,飞行91架次,飞行202.26小时,拍摄了126小时的宝贵素材,镜头下记录了重庆市34个区(县),13所高校和企业,地毯式的记录了重庆新时期城乡发展的第一手影像资料。

鸟瞰新重庆

鸟瞰新重庆

全新版的《鸟瞰新重庆》创造了重庆航拍史上的多项第一首次使用4K50帧拍摄首次使用当今最先进的大型陀螺仪外挂设备首次使用电影级的镜头与摄影机首次加入延时摄影……

同时,今天也注定是被历史所铭记的一天,去年今日2015年9月13日,拍摄的直升机机组遭遇了坠毁意外,机上四位工作人员(包括两名机组人员,两名摄像师),他们用自己的年轻生命为我们谱写出了最悲壮的赞歌……

同志罹难,再接再厉。虽然经历了如此重大的

[1] [2]  下一页

最新重庆旅游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