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重庆旅游 > 正文

二圣镇: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带动民富村美

发布日期:2023/9/6 16:56:20 浏览:233

来源时间为:2023-08-29

集体村瓦青路。二圣镇供图

智能化农业种出“双地标”二圣梨;花卉苗木特色产业与旅游结合,打造出4A级景区;将分散自然资源集中运营,培养出“定心”“巴南银针”等茶叶品牌,斩获国内国际大奖。近年来,巴南区二圣镇坚持“生态优先、产业打底、科技赋能、旅游增收”发展思路,以集体村为示范,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绿色发展带动民富村美,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生态富民。

巴渝民俗文化村

二圣梨。二圣镇供图

党建引领以生态致富以品牌突围

集体村位于二圣镇天坪山,海拔450—570米,交通便利、风景秀丽、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良好。近年来,集体村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探索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据介绍,集体村从十几年前千亩山地荒凉一片,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到现在以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众喜早熟梨专业合作社牵头、党员带头,带动周边1000余农户种植二圣梨,年产梨1000万斤,产值6500万元。如今,“二圣梨”已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双地标,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基于当地花卉苗木特色产业,集体村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将特色产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成功将花卉苗木产区申报为“云林天乡”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得“重庆十大旅游新名片”等荣誉,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6亿元,带动周边发展农家乐27家,年营业收入近2000余万元。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集体村推进“支部 业主 种植大户”的模式,发展茶叶基地1000亩,将分散的自然资源经营权进行集中运营,采取生态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为当地培养的“定心”“巴南银针”“巴渝红”等品牌,提供了高品质原料嫩叶,有效提升茶叶知名度,并先后获得国际名茶金奖、中国名牌农产品等众多国际国内大奖,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依托“重庆老字号”老字号“山城牌”沱茶,建立了三条生产加工线,年销售额破1000万元。

巴渝民俗文化村

云林天乡景区。二圣镇供图

生态保护夯实生态产品成色

在发展的同时,为了保护当地生态,二圣镇以解决田间生产为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推广梨树非充分灌溉技术,试验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资源化利用农膜、秸秆、畜肥,建立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实现全程社会化服务,先后建成智能化梨果分级包装线、水肥药一体化系统等项目,提升了生态产品品质。

为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行“五长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作用,大力推进“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五项措施,推广清洁能源,打造美丽宜居生态乡村。

此外,以花卉苗木产业为抓手,推进景观建设和生态涵养。通过在沿环山公路和梨园种植观赏植物,形成植物篱拦截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在坡地种植等高植物篱,进行立体式生态景观美化。通过随季节种植观赏油菜和格桑花,减少地表裸露,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生态环境。截至2022年底,全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

文化赋能彰显生态产品本色

近年来,集体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生态休闲旅游示范村、全国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

据《二圣志》记载,集体村种植梨树、茶叶的传统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梨文化、茶文化、“一碗水”文化,延续至今,历久弥新。

围绕乡村文化底蕴,集体村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梨歌》《茶歌》,推出了“三农”题材特色表演节目。自2008年起,集体村通过梨花节、采梨节、格桑花节、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节会活动,创新开设围炉煮茶、云端火锅、星空露营、滑翔伞等体验项目,联合开发了“二圣梨”IP形象,建成了乡情展览馆。

下一步,集体村将在保留巴乡民俗的基础上,打造高端精品民宿,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花园,农房变客房”的愿景,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来源:二圣镇

最新重庆旅游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