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机关事业 > 正文

MBA教育践行者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名师夏文汇

发布日期:2018/1/28 14:54:46 浏览:742

来源时间为:2018-01-25

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专访系列,我们已经采访了10多位MBA的名师,2018年的首期专访,我们请到了一位特殊的人物!

他是重庆理工大学MBA项目初创的参与者之一,见证了重理工MBA的诞生;他多年来扎根MBA教育,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见证了MBA的成长和学子们的蜕变,他就是夏文汇教授。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揭秘重理工MBA项目诞生的的背后

2008年5月的一天,担任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的夏文汇教授,在办公室里抓着头上日益稀疏的头发,唏嘘不已,默默的念叨着:刚刚从成功申报国务院学位办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工作中缓过劲来,又加入了重庆理工大学MBA项目申报的工作中,不知道这一次这几根头发还留不留得住啊?

“从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试点院校招收MBA学生,到2008年申报,当时重庆只有1所高校开设MBA教育项目。可见,申报MBA教育项目的复杂程度和竞争格局是非常大的,困难重重,整合校内外资源问题也较多,不像后期国家审批权限直接下放地方,当年必须面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申报,并由教育部和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资格审核,一期审核、二期审核、终审、现场答辩等等程序,严格把关、逐一筛选,终能取得培养单位试点办学资格。”

2008年,全国共有90多所高校申办MBA,最终成功立项的却只有40多家,从当年全国高校申报MBA培养院校数量和办学层次来看,的确是与211、985高校,甚至老牌硕士授权单位同台竞技。

重庆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成立了专项组,夏文汇作为专项组成员之一,全程参与了项目的初创工作。在项目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充分发挥了自己长期从事工商管理的经验,结合自己MBA教育的理解,提出了许多具有价值的建议。从最初的起草申报文件,到最终的“进京赶考”,重理工MBA的申报历时一年,最终在2009年6月成功获批,成为全国第八批MBA培养单位,在全国业界号称“八路军”。

重庆理工大学MBA人才培养研讨会

重庆理工大学邀请国内知名高校专家举行MBA教育项目工作培训会

重庆理工大学MBA项目正式成立之后,夏文汇担任了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负责MBA中心的招生和部分日常工作。

“重理工MBA一开局的时候,在院校实力和师资上我们是不担心的,因为我们的院校背景还是很强,校领导和众多兄弟院校在师资方面更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培养模式也是经过反复论证的,主要难点在于招生和校企合作。

在当时,人们对MBA的了解还不如现在这么深刻,所以我们招生工作开展的难度比现在要大的多。刚开始那一两年,我们可以说是‘跑细了腿’,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资源,走访了很多单位,深入各个区县、企业,去宣讲MBA教育,同时和多个企业洽谈战略合作,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毕竟MBA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发力,为后来MBA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MBA教育中心与奉节移民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MBA教育中心与匈牙利中欧大学商学院洽谈合作事宜

“特色和创新”重理工MBA的竞争力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区别于普通财经类院校的MBA,充分结合了重庆理工大学以工学、理学、管理学见长的学科背景,呈现出工管结合、文理交叉的特色。尤其是我校作为首届重庆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MBA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来,在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谈到重理工MBA的竞争力,夏教授提出了两个关键词“特色”和“创新”。从MBA项目开办以来,一直着力于打造项目特色,创新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

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MBA复试工作现场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的专业特色,在MBA基础课程之上,再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向,这是我们开办之初的想法。

比如:重理工MBA一开始就设立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4个方向,这是与当时的经济热点息息相关的。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当年的经济热词,诸如:渝新欧、中小企业改制,企业兼并重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等等。在发展中,相继又设立了国际贸易、金融管理、投融资管理、知识产权与科技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物业管理等14个培养方向,尤其设置的创投MBA方向,紧扣时代脉搏,因为近两年非常彰显创新创业、互联网 、投融资等人才高端培养。

在创新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上,重理工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起初就确定了多元化培养方向,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得到了学校和兄弟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MBA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方式、论文题目与专业技能训练、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方面,都进行了很多实质性的创新。包括逐步建立起来的新生拓展训练、移动课堂、创业大赛、案例大赛和跨界沙龙等教学活动。

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首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打破高校传统在二级学院内设置MBA办学机构,而与二级教学机构平行,独立设置MBA教育机构,高效的组织职能体系,便于政策的传达和执行,非常有利于MBA项目的管理和品牌培育。包括MBA教育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跟学校其他二级学院享受同样的政策,全员覆盖学生获得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就2018年录取新生来说,新生入学奖学金的覆盖面可以实现100。”

围绕MBA培养模式,以学校为主体,依托企业和社会组织,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增强MBA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积累可以推广的教育模式和管理经验,夏教授认为,这是每一个MBA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担当。

夏文汇教授应邀参加全国MBA培养院校管理学院院长联席会会议

时代给出了机遇努力实现更好的自己

除了管理工作,夏教授还长期扎根于MBA,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从第一届至今,作为MBA导师,带过不少学生,如今虽然没有进行常规授课,但仍然坚持为MBA学生做专题讲授。

他的研究领域包含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曾先后任重庆理工大学物资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市场营销教研室副主任、物流管理系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兼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开放型经济研究院国际物流研究所所长、现代物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20余载,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在重要期刊、CSSCI源刊、三大检索、核心期刊等刊物收录转载论文2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现代物流模式设计及运作实证研究》、《现代物流管理》、《物流总监》等著作和教材14本。主持或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4项,其他获奖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的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渝新欧”国际铁路物流系统优化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依托“渝新欧”,推动中新项目国际货物空铁联运》入选《重庆社科智库成果要报》2016年第10期(总第78期),同时推荐给重庆日报新媒体平台全文发表,并获得重庆市副市长等领导批示,为市政府和有关部委采纳、推广应用,产生重要影响。

夏教授出席并主持重庆理工大学MBA专题讲座

谈及重庆市的物流业发展趋势,夏教授说:“当下,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以现代物流为支撑的新经济与新生活时代,高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成为不少省市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也必将成为未来城市之间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我们重庆市,在《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重庆物流业要弥补短板、实现转型升级。”

夏教授指出:目前,重庆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西南物流区域核心城市和国家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国家现代物流创新试点城市、全国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未来,我市的物流业发展可以聚焦几个重点领域,一是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重庆航空物流园、果园港物流园等三大枢纽型物流园的建设和完善;二是全程智慧物流企业的培育;三是实现国际物流大通道的畅通;四是中新跨境物流合作项目的建设;五是逆向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重庆正在提速,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对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物流管理素有‘第三个利润源’之称,物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对压缩物流成本的诉求已经转化成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人才,早在2000年就被国家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统计,2016年我国物流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物流从业人员供养人口2亿人左右。随着电商物流、高技术产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带动生产和流通方式的改变,物流业将会新增更多的就业岗位。

夏文汇教授为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做专题讲座

“现在物流企业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前不久,我为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物流战略设计:运营及管理”开设专题讲座,参加的人有200多人,主要是围绕互联网 背景下的商业模式转变、成本管理、技术创新、战略设计等话题开展。如此优秀的、老牌物流企业都非常重视员工的‘造血’,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再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理念,还得加强系统的学习。

自2010年重理工MBA首届招生以来,我就开始招收物流管理方向的MBA研究生,在指导的学生中,感觉他们综合素养都不错,比如来自国有企业、金融部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创业的MBA学生都很具有高素质管理修养。近年来,实业界和物流管理公司报考MBA的高管和业务骨干也不少。比如2017级MBA学生杨佳骏,他是重庆自由贸易实验区西永综合保税区重庆直通物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不仅自己来了,还把自己的员工也带来一起学习,他本人也非常重视校企融合、产教协同培养物流人才,作为公司高管,率先垂范。我确信,他们通过学习提升之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发挥更大的能量,取得更好的成绩。”

解读中国MBA低龄化趋势合理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

曾记得在2011年重庆理工大学首届MBA联合会成立仪式上,夏教授在发言时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为结束语,借喻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一定会前程似锦,豪杰辈出。事实是,经过8年的培养和积累,重理工MBA的确做到了人才辈出。

“我们的学生中,有很多都是非常优秀的,通过MBA的学习,他们在各自的原有起点上得到了提升,不少同学现在已经是企业高管了,在事业单位、政府职能部门或者成为了企业的业务骨干,还有成为创业成功者的典范。比如“松池牌”空气净化器的重庆松池科技公司总经理赵平,首创O2O重庆李子坝梁山鸡的杨艾祥,由摩配业转型升级为汽配业的副总经理唐梓长等等。

现在我校每年的招生数量都在上升,学生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学生年龄区间维持在25—30岁。当然我校并不是个案,全国的MBA都呈现出这个趋势,这证明什么?证明经过20多年的MBA教育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可MBA的价值,工商管理在更多的领域受到重视,大家发现管理在现实中对于自己的成长,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在夏教授看来,在当前的经济格局下,企业走向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许多企业正从过往的粗放式管理演变成市场拉动、生产、经营、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供应链环节、多渠道全方位精细化分类管理。因此,市场对于各行业各个岗位低龄化、中高端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是逐年上升的。

“其实不管低龄化也好高龄化也罢,我认为读MBA首先要清晰的认识自我,给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当然在复杂竞争的经济形势下,年轻人还是应该尽早准备和规划。一般拥有3-5年的工作经历,原有知识和

[1] [2]  下一页

最新机关事业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