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机关事业 > 正文

重庆巴南区: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工作实践与探索

发布日期:2016/5/27 6:57:58 浏览:1208

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是指参训干部在培训结束之后,将其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模式等培训内容持续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从而使培训发挥其最大价值的过程。培训成果转化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落脚点,培训的内容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提高政府工作绩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003年以来,巴南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牢固树立“高投入必须要有高产出”的理念,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干部教育培训的应势升级之路,在促进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真正达到提高素质、推进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

一、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工作主要做法

(一)以四大转变提升培训成果转化工作质量

我们在培训前进行超前谋划,搞好需求调查、方案制定、活动策划等基础工作,力求干部教育培训能适应实际工作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切实避免“学用脱节”的现象出现,实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四大转变。

一是培训内容从通用型知识培训向能力型知识培训转变。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我们改变了以往众多培训班课程相似的现象,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量体裁衣”,例如对党政干部,制定了执政能力、市场经济、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等实用知识培训课程,对企业经营管理干部,制定了金融服务、工商管理、新兴产业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等业务知识培训课程,对专业技术干部,制定了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培训课程,使培训内容不仅合了学员“胃口”,更适应了全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有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广泛掌握不同层次干部能力素质上的薄弱点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培训内容时把带有普遍性、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每期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并以此为载体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二是培训主角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员为主转变。与以前培训班的主角为教师,所选学员多为“凑数”完成任务不同,近年来,我们在安排学员上可以说是“精挑细选”,根据不同的培训主题选派从事相关工作的干部参训,特别是举办市外、国外的培训班,对学员更是“百里挑一”,并将培训方案和学员名单提交区委审定,力求“投入对口、产出更大”;我区在主体班中还创新开辟了“学员论坛”,以不断增强教学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激发学员的内在动力和潜能,让学员真正成为培训的主角。同时,在邀请教师授课时,不求其名唯求实效,让学员对所讲内容听得懂、用得上、做得到;实施“名师”工程,先后从全区各干训机构先后选派8名年青骨干教师分赴北京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市委党校等参加师资培训,提高了干部培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是培训方式从偏重课堂教学向学习实践相结合转变。我们不断改进培训形式,积极推行“区内理论学习+区内基地参观 市外基地教学+三进三同+小组交流+成果展示和转化”的“多段式”行动学习培训模式,把学员们从纯理论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使学员边学习边“实战”、边调研边“解题”。在集中培训前,精心筹划课题调研、社会实践、讨论交流、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大量采用“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方法;举办了大规模的领导干部读书谈心活动,组织全体区领导和镇街、区级部门的正职领导共2000余人次开展了集中学习、读书成果、拓展训练等活动,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了良好效果;安排了1000多名干部到开发建设机构、区信访办跟班学习或参与解决突发事件,选派了一批干部到区内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培训。

四是培训渠道从单依靠市内教育培训资源向大胆“走出去”转变。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对培训成果转化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让干部在培训中取得更多“真经”,我们坚持“走出去”培训,拓建了上海浦东新区党校、青岛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杭州市委党校、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北京海淀区委党校和浙江大学等市外培训基地,与新加坡易通机构、国立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全市区县中率先举办国外培训班,共选派了1000余名领导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境)外进行专题培训。

(二)以四个创新确保培训成果转化工作效益

我区坚持“以管促学、以考促用”的原则,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在研究中创新,制定出台了《巴南区干部培训考核办法(试行)》、《重庆市巴南区干部外派培训、挂职锻炼管理办法(试行)》、《巴南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促进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

一是创新培训内容,建立学员到基层调研制度。根据巴南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区内举办的主体班培训中设置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模块,要求学员在了解基层,体察民情的同时,还要运用所学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创新管理办法,建立参训干部和所在单位双重考核制度。要求学员在结业时制定未来一个时期的《培训成果转化计划》,细化工作措施和目标,并将学员制定《培训成果转化计划》的情况纳入对所在单位的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同时,要求参训干部所在单位根据《培训成果转化计划》对其进行检查和督促,充分发挥所在单位的监督管理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培训成果转化。

三是创新推广方式,建立培训后讲课制度。要求参训的领导干部将所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做法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采取给本单位职工上课、开会传达等方式进行宣讲,既让参训人员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让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了先进经验,使培训成果“辐射”到更大的范围。

四是创新激励措施,建立培训成果汇报和申报制度。坚持在主体班中召开学习成果汇报会,由学员代表向区委汇报学习成果和工作打算,积极引导和激励学员将学到的新知识、新观念、新经验和新方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措施。同时,每年开展一次培训成果申报工作,干部运用所学取得较好成效的,均可申报培训成果。

(三)以一个强化营造培训成果转化工作良好氛围

加强督导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是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巴南区不断强化督查宣传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要求相关单位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培训成果的转化,大力支持并督促参训干部学以致用,大胆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措施和方法;区委组织部也专门安排时间或结合其他工作的调研活动,切实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和支持干部搞好培训成果的转化,并落实专人负责收集干部培训成果转化情况,切实加强了跟踪管理。目前,共收到各类成果转化事例2028件,均已整理归档,作为干部评优评先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努力在全区形成有利于推动培训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坚持把激励引导作为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对培训成果得到认可的,由区委、区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运用所学推动工作取得较好效果的学员,通过市级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既交流了工作经验,又起到了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形成了人人争出成果、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的良好局面。

二、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工作主要成效

通过一系列措施,我区形成了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催生了一大批理论、制度和实践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提升干部素质,探索典型经验

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以来,全区广大干部的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目前,全区541名处级领导干部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500名,占92,比2003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先后撰写论文、心得体会5000余篇,区委干教办编印《学员论文集》、《调研文集》10余套,为区委、区政府工作决策提供了参考。同时,我区探索出的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典型经验在《全国干部教育通讯》上进行了发表,我区还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课题的调研,撰写了总报告《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研究》及分报告《巴南区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工作实践与探索》。其中,总报告《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研究》获得了2010年全市调研课题二等奖,并在2010年12期《重庆行政》上刊登;分报告《巴南区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工作实践与探索》在《重庆干部教育》上刊登。

(二)借鉴先进模式,助推经济发展

花溪街道领导干部参加完“统筹城乡发展”专题培训后,将所见所想所学运用到街道的农村工作中去,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该街道各行政村社会年总产值均在亿元以上,好的如新屋村、建新村、民主村等可超过3亿,与2003年相比至少翻了3番。同时,各村利用集体留地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6个村有5个村每年村级收入均在100万元以上。

针对巴南回乡创业人员逐年增多的情况,石龙镇和惠民街道借鉴在培训学到的浙江“板块经济”发展模式,分别创建了“石龙技工创业园”和“惠民返乡创业基地”,为促进本地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现在,“石龙技工创业园”年生产总值超过1500元,年增长率10,“石龙技工创业园”年生产总值达4亿元,年增长率超18,带动了当地近2000人就业增收。

同时,通过狠抓培训成果转化工作也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2011年全区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4.1亿元,比2006年增长116.2;工业总产值680亿元,比2006年增长2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15元,比2006年增长9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54元,比2006年增长120.5。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市“工业十强区县”。

(三)学习优秀管理,推进“一城、一极、一区”建设

干部培训转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也推进了我区“一城、一极、一区”的建设。

我区市政园林部门等单位将从新加坡学习的城市管理办法与全区实际情况相融合,,从2007年开始,高标准打造鱼洞老街公园、南温泉主题公园、龙洲湾市民广场等公园、广场21个,其中老街公园作为全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迎检点顺利通过检查验收,规划打造的巴南滨江路,受到来区视察的市委薄书记等领导的好评。同时,我区还精心打造了44个社区公园,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

区交委领导学习沿海发达地区交通发展经验,大力构筑便捷交通网络,近年来,我区绕城高速路、渝南大道A段拓宽改造等工程先后竣工通车,轻轨3号线巴南段全面开工,巴南滨江路二期、渝南分流道一期工程等按计划加快推进,农村通畅工程超过200公里,有效缓解了多年来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问题。

(四)提高工作效率,成效惠及民生

区行政审批中心领导干部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并联审批”和“无偿代理服务”,现在,中心每天可以处理审批件超过500个,工作速度比以往提升了30以上,为群众来中心办事提供更多便利,工作效率被誉为“重庆速度”。

(五)树立品牌意识,繁荣文化产业

巴南的民间吹打乐“接龙吹打”是我区文化精品,但却一直未能在外地产生广泛影响。区文广新局主要领导在培训中学习浙江人勇争一流的精神和强烈的品牌意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镇街打造文化品牌,向文化部申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试点区”获得成功,“接龙吹打”、“木洞山歌”等巴南民间文艺精品先后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培训成果转化工作的思考

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是一项艰巨的实践过程,善于把握重点,探索合适的路

[1] [2]  下一页

最新机关事业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