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机关事业 > 正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团队在《JAMAPediatrics》发表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2/5/6 11:09:21 浏览:178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朱兴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漆洪波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封志纯教授为共同第1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史源教授为该文通讯作者。

自2017年11月开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团队联合欧洲儿童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学会秘书长DanieleDeLuca教授组织全国69家顶级围产医学中心开展了一项题为开展了《三种无创通气模式应用于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撤离后呼吸支持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临床研究。

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比较了无创高频震荡通气、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应用于胎龄25周 0-32周 6早产儿有创通气撤离后呼吸支持疗效。该研究一共纳入1440例接受机械通气准备撤机的早产儿,其中男性860例,女性580例,平均胎龄29.4周,在撤机后随机分为无创高频震荡通气组(480例)、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组(480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480例)进行无创呼吸支持。

研究结果显示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相比,无创高频震荡通气可以减少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天数(6.2天vs7.3天VS7.8天,p<0.05)。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相比,无创高频震荡通气和经鼻间歇正压均可显著降低早产儿有创通气撤离失败率(13.1vs17.5vs25.6,p<0.05)。上述3种无创通气模式用于早产儿呼吸支持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研究是全球首次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三种无创通气模式应用于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呼吸支持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将为全球的新生儿医生在早产儿有创通气撤机后选择无创通气模式提供充分的临床证据从而有效降低早产儿有创通气撤机失败率。

新生儿科团队长期致力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先后在《LancetInfectiousDisease》《LancetChild&AdolescentHealth》《Chest》《Pediatric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在国内该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9年获批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该项目作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联合全国69家顶级围产医学中心参与此项研究。该项研究成果标志着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也为日后继续进行高质量的国际跨学科科研合作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编辑:宣传统战科

审核:新生儿科宣传统战科

最新机关事业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