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 > 机关事业 > 正文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副校长郭建礼:坚持产业需求导向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发布日期:2021/4/5 10:14:04 浏览:256

来源时间为:2020-12-28

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日前,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十一届新华网教育论坛“2020·CIP教育创新大会”在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举办。本届论坛围绕“Creation创新、Interconnection互联、Participation参与”等维度,研讨教育发展新变革,探讨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活动中,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副校长郭建礼接受在线采访,以下是本次采访的精彩内容。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Q1:请您介绍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郭建礼: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由重庆大学参与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独立学院,是教育部“中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37所参研高校之一和重庆市首批转型发展联盟6所高校成员之一。

Q2:专业建设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对学校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请您下,学校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有哪些亮点呢?

郭建礼:学校办学15年来,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形成了两大办学特色。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集群特色。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高度契合的专业达到70以上,重点建设面向重庆及西南地区支柱产业群和产业链的特色专业群。其中包括围绕重庆及“两江”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建设了土建类专业群;围绕重庆及西南地区汽车工业、机电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四大产业链需求,建设了机电专业群;围绕“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的“自贸区”等开发区建设需求,建设了经管类专业群;围绕重庆支撑“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消费产业需求,建设了传媒艺术类专业群。

学校现有重庆市“一流”建设专业2个,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申报国家“双万计划”建设专业1个。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结构和专业群,奠定了学校发展基础,打造了学校的品牌专业,大幅度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产教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构建了“产业——专业——教学”的校企衔接的产教融合链条,采用“引企入校、移校入企”的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讨论教学内容、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与评价、共同编写教学参考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考核方式“多样化”,采用“项目”评审鉴定、技术岗位现场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成绩评定。

学校还重点打造了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的“云竹众创空间”,是以学校电气信息学院、建筑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核心,整合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优势专业资源的综合性整体创新创业空间,投入仪器设备价值300万元,聘请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40余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和实践平台。

Q3: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是事业,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您有哪些规划?

郭建礼: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将围绕四个主要任务为着力点,探寻建好应用技术型高校新路径。

一是加强产教融合机制建设,大力度推进行业对接、人才共育的产教融合机制建设,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入学校教学体系。完善“双主体”型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产教一体化管理方式,进一步建立校校、校企、校地实践合作平台。

二是着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推进“双师型”教师塑造工程,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学方式方法。

三是加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大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大实验室投入和建设力度,使各个专业的实验环境和条件达到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

四是加强和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拓展渠道,增设与产业岗位群对接的专业和培训项目,培养区域经济岗位群急需人才。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本着“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着力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最新机关事业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